img
这是描述信息

结直肠癌筛查

风险评估问卷

新闻分类

科室设置

专家介绍

副主任医师 岳滨
岳 滨,副主任医师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辽宁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,曾于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、江苏省中医院进修专研,从事肛肠临床外科专业10余年,10余年间主刀各类肛肠病手术3000余例学术兼职: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委 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专家 委 员擅长各类肛肠病的诊断与治疗,能够熟练掌握HAL、TST、RPH、LIFT等新技术,尤其对肛周疾病
主任医师 张春阳
张春阳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16年,能够熟练操作电子大肠镜,掌握大肠息肉的高频电凝电切术、内镜黏膜切除术(EMR)等治疗技术,对大肠息肉、炎症性肠病、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,对溃疡性结肠炎、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的研究。学术兼职:现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
主任医师 从景哲
从景哲 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医学硕士 现任沈阳市肛肠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及研究;主要是普通放射诊断、CT及MRI等医学影像诊断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擅长通过全面、精确的诊断明确腹部病变,尤其是肿瘤及其TNM分期,对CT诊断结肠病变研究颇深,明确诊断排便障碍的性质及原因以及肺部和头部病变。曾参与省级科研基金项目一项,沈阳市科研课题一项。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。学...
主治医师 何磊
何 磊 硕士学位 主治医师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便秘、排便障碍、大便失禁、直肠前突、直肠粘膜脱垂、盆底痛等疾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。多年来致力于采用中医中药、针灸等中医治法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、功能性大便失禁等疾病。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,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强调整体与个体化原则,积累丰富临床经验。曾被授予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。已发表学术论文多篇。学习经历:2010年南京市中医院(全国...

联系我们

地址: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9号

电话:024-31138888
   (全天候24小时)

   024-31138848
   (工作日8:00-16:00)

乘车路线:217、232、326、4351;

     294、290、236、255、141

img

新闻详细

健康科普 | “三减三健”助力健康生活

  • 分类:院内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09-18 15:11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健康科普 | “三减三健”助力健康生活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院内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09-18 15:11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,多盐、多油、多糖、少运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。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,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。另外,吃盐过多还可增加胃病、骨质疏松、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。

  今年9月1日至9月30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,让我们一起来认识“三减三健”。

  No.1

  减 盐

  食盐推荐摄入量

 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。(一个啤酒瓶盖平装满一盖的盐量),2-3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2克,4-6岁幼儿不超过3克,7-10岁不超过4克。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。

  

 

  高盐饮食对身体的危害

  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,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。另外,还可增加胃病、骨质疏松、肥胖、肾脏疾病的患病风险和加重糖尿病病情。

  少吃食盐的方法

  少放盐,正确使用定量盐勺。

  用其他调味品代替盐。

  少吃咸菜、少吃高盐包装食品,关注调味品中的盐。

  逐渐减少钠盐的摄入量。

  阅读营养成分表,选择标有“低盐”、“少盐”、或“无盐”的食品。

  

 

  在外出就餐时选择低盐食品。

  选择正确炒菜放盐时间,菜肴9成熟时或者出锅前再放盐。

  警惕“藏起来”的盐,如方便食品、零食中的盐。

  No.21

  减 油

  油推荐摄入量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-30克。

  油摄入过多的危害

  高脂肪、高胆固醇膳食(包括摄入过多的烹调油和动物脂肪)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。长期摄入过多可引起脂肪肝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脑卒中、肥胖等。

  

 

  减油的方法

  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烹调方法

  用煎代替炸

  使用控油壶,减少油摄入

  少吃油炸食品

  尽量不用动物性脂肪炒菜做饭。

  吃多种植物油

  不喝菜汤

  阅读营养成分表

  

 

  No.3

  减 糖

  糖推荐摄入量

 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推荐健康成人每天每人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。

  高糖饮食对身体的危害

  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;添加糖与饮食质量不佳、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。

  

 

  减糖的方法

  多喝白开水,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

  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

  外出就餐时注意减少糖摄入

  烹调食物时少放糖

  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

  远离“隐形糖”

  No.1

  健康口腔

  口腔健康是指牙齿清洁、无龋洞、无痛感,牙龈颜色正常、无出血现象。

  健康口腔的方法

  早晚刷牙,养成刷后不再进食的好习惯。

  普通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儿童每半年一次。

  

 

  家长应帮助或监督6岁以下儿童刷牙。

  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。(高氟地区除外)

  餐后、食用零食、饮用碳酸饮料后,应及时用清水漱口,可降低龋齿产生的风险。

  减少吃糖次数,少喝碳酸饮料。

  No.2

  健康体重

  体重指数(BMI)

  体重指数(BMI):BMI(kg/m2)=体重(kg)/身高2(m2),18岁及以上成年人体重指数(BMI)<18.5为体重过低,18.5≤BMI<24为体重正常,24≤BMI<28为超重BMI≥28为肥胖。

  健康体重的方法

  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、维持能量平衡、保持健康体重。

  定期测量体重指数(BMI),维持健康体重。通过合理饮食与科学运动即可保持健康体重。

  能量摄入适量,食物多样化,切忌暴饮暴食。

 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老年人运动要量力而行。

  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,速度不宜过快。

  儿童青少年应从小养成合理膳食、规律运动的习惯。

  提倡安全减重,运动时做好保护措施,避免受伤,充足和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减重。

  

 

  No.3

  健康骨骼

  认识骨质疏松症

 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,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。

 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

 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,骨折及其引发的多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。

  

 

  健康骨骼的方法

 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。

  富含钙、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。

  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。

  适量运动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。

  老年人90%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,应预防跌倒。

  不嗜烟。无论男性或女性,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。

  不过量饮酒。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、白酒60ml、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。

  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。

  文/部分内容来自中国卫健委官网

  图/来自中国卫健委官网和摄图网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版权所有:沈阳市肛肠医院  沈阳市胃肠肛门病医院  沈阳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   医院主要职能:胃肠肛门病的诊治  
营商部门负责人和办公地点:院办  电话:024-31138866    
医院地址: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9号   电话:024-31138848(工作日8:00-16:00),024-31138888(24小时)
院务公开投诉电话:024-31138888 024-31138856(24小时)
http://www.sygcyy.cn       辽ICP备14014321号 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 沈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