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
这是描述信息

结直肠癌筛查

风险评估问卷

新闻分类

科室设置

专家介绍

副主任医师 岳滨
岳 滨,副主任医师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辽宁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,曾于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、江苏省中医院进修专研,从事肛肠临床外科专业10余年,10余年间主刀各类肛肠病手术3000余例学术兼职: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委 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专家 委 员擅长各类肛肠病的诊断与治疗,能够熟练掌握HAL、TST、RPH、LIFT等新技术,尤其对肛周疾病
主任医师 张春阳
张春阳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16年,能够熟练操作电子大肠镜,掌握大肠息肉的高频电凝电切术、内镜黏膜切除术(EMR)等治疗技术,对大肠息肉、炎症性肠病、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,对溃疡性结肠炎、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的研究。学术兼职:现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
主任医师 从景哲
从景哲 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医学硕士 现任沈阳市肛肠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及研究;主要是普通放射诊断、CT及MRI等医学影像诊断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擅长通过全面、精确的诊断明确腹部病变,尤其是肿瘤及其TNM分期,对CT诊断结肠病变研究颇深,明确诊断排便障碍的性质及原因以及肺部和头部病变。曾参与省级科研基金项目一项,沈阳市科研课题一项。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。学...
主治医师 何磊
何 磊 硕士学位 主治医师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便秘、排便障碍、大便失禁、直肠前突、直肠粘膜脱垂、盆底痛等疾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。多年来致力于采用中医中药、针灸等中医治法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、功能性大便失禁等疾病。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,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强调整体与个体化原则,积累丰富临床经验。曾被授予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。已发表学术论文多篇。学习经历:2010年南京市中医院(全国...

联系我们

地址: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9号

电话:024-31138888
   (全天候24小时)

   024-31138848
   (工作日8:00-16:00)

乘车路线:217、232、326、4351;

     294、290、236、255、141

img

新闻详细

根除幽门螺杆菌防胃癌—不同阶段,受益不同

  • 分类:院内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4-13 16:00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根除幽门螺杆菌防胃癌—不同阶段,受益不同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院内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4-13 16:00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、消化道溃疡、消化不良、胃癌等多种胃部相关疾病;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发病风险。

  研究表明:

  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,

  所有患者均可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,

  大约15%-20%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溃疡,

  大约5% -10%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,

  约1%的患者可出现胃癌、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。

 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,还有遗传、生活方式、环境等因素。

  虽然Hp感染并非胃癌唯一致病因素,但是是最重要、可控的致病因素。

  幽门螺杆菌从定居在胃黏膜至进展为胃癌,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经历五个阶段。

  如下:

  

 

  第一阶段为浅表性胃炎(非萎缩性胃炎)

  幽门螺杆菌定居在胃黏膜,通过产氨与空泡毒素、炎症反应、免疫反应等引起胃黏膜损伤。在病程初期,胃黏膜损害位于浅层,称为浅表性胃炎。

  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消除100%胃癌风险。

  第二阶段为萎缩性胃炎

  浅表性胃炎患者病变由浅入深扩展,累及固有腺体,导致固有腺体数量减少,胃黏膜萎缩变薄,大约5%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出现胃黏膜萎缩。

  在该阶段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延缓胃黏膜萎缩的进展,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逆转胃黏膜萎缩,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,但却不能消除相应风险。

  第三阶段为肠上皮化生

  在胃黏膜萎缩病变的基础上,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出现与肠黏膜相似的组织时,这种病理改变称为肠上皮化生,这种病变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。

  此前认为,肠化生一旦出现几乎不可逆转,此时只有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延缓肠化生的进展,降低胃癌发生风险。

  但最新的研究认为,在肠化阶段根除hp,并通过对症治疗、祛除病因,大多数轻中度肠化可以得到逆转。

  第四阶段为异型增生

  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、上皮内瘤变,属于癌前病变,有轻、中、重三度之分。

  轻度有机会逆转为正常,中度及以后逆转的几率逐渐下降,癌变风险逐渐升高。

  高度异型增生的患者,即使切除了病变组织,其它部位的胃黏膜也可能演变为胃癌,此为异时性胃癌,但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,可降低异时性胃癌的发生风险。

  第五阶段为胃癌

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,由正常胃黏膜-浅表性胃炎-萎缩性胃炎-肠化生-异型增生-胃癌这一模式发生而来的为肠型胃癌,占胃癌的绝大多数。

  由于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,因此不易发现,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时,通常已进展到中晚期,预后较差。

  即便发生了胃癌,很多因素仍然建议根除hp治疗,以改善胃粘膜炎性、防治异时性胃癌、或胃癌复发。

  在萎缩和肠化发生前根除,收益最大

  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,是否进展为胃癌与多种因素有关,幽门螺杆菌菌株毒性、感染者遗传基因、其它环境因素(如高盐饮食、腌制食物、烧烤、水污染)等,均可影响病情的转归。

  但在胃癌的致病因素中,幽门螺杆菌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,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,则可降低胃癌风险,因此即使只有不到1%的患者可能出现胃癌,但原则上感染者均应行根除治疗。

 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中,根除治疗受益最大的人群为未发生萎缩性胃炎与肠化生的患者,在这之后,根除幽门螺杆菌虽然可降低胃癌风险,却不能消除胃癌的发生风险。

  既往认为,根除幽门螺杆菌会带来抗生素滥用、肥胖、肠易激综合征等不良反应,但近期研究发现,规范的根除治疗不会带来这些不良反应。

  根除幽门螺杆菌,可谓一石三鸟,利大于弊

  根除Hp能够起到“一石三鸟”的作用,即不仅能够预防胃癌,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Hp相关消化不良和消化性溃疡;根除幽门螺杆菌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优势,主要体现在三方面:

  一是消除或降低了胃癌的发病风险;

  二是减少了治疗消化不良等相关疾病的费用;

  三是可降低周围人群的感染风险。

  健康提示

 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有:

  1、抽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,检查结果不能做为治疗的依据,需要进一步评估。

  2、呼气试验,无痛苦,简单易行,检查结果易受其它因素的干扰,如服用抗生素、保护胃黏膜的铋剂和抑酸药等都会影响结果,因此检查前的30天要避免服用这些药物。

  3、做胃镜取组织检测幽门螺杆菌,基本不受其它因素的干扰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版权所有:沈阳市肛肠医院  沈阳市胃肠肛门病医院  沈阳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   医院主要职能:胃肠肛门病的诊治  
营商部门负责人和办公地点:院办  电话:024-31138866    
医院地址: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9号   电话:024-31138848(工作日8:00-16:00),024-31138888(24小时)
院务公开投诉电话:024-31138888 024-31138856(24小时)
http://www.sygcyy.cn       辽ICP备14014321号 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 沈阳